最新动态
  • 07
    2024-08
    8月5日下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培训中心大数据培训部主任黄焰一行到工程训练中心调研交流。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刘红梅主持交流会,对黄焰一行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她介绍了南通大学的学科专业基本情况及工程训练中心的相关工作职能,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充分发挥桥梁和多学科融合的作用,为我校搭建一个与国家智库紧密合作的平台,提升我校在大数据分析领域的教学、研究与应用能力,围绕数据要素国家战略,深化校企合作,为我校“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增添新活力。黄焰介绍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培训中心的基本概况,并重点介绍了大数据培训部配合国家数据要素领域相关政策出台,承担国内市场政策宣贯,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我国政府部门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开展数据培训工作、数据理论研究与产业实践探索等方面的情况。他希望能更好地依托地方高校,开展相关的国家智库政策宣贯,共同探索数据理论前沿课题,推动数据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交流会上,针对南通地区“纺织之乡”“体育之乡”等经济社会特点和我校的学科专业优势,与会人员围绕数据要素国家战略下信息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服务政企的能力提升,数据
    2024-08-07
  • 06
    2024-08
    近日,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总决赛落幕。我校学子荣获国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以及省赛三等奖3项,获奖数量创该赛事历史新高。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作为教育部认可的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也是生命科学领域内认可度最高的国家级大学生科创盛会。竞赛每年举办一届,分为科学探究和创新创业赛道。本届科学探究类竞赛共吸引了来自全国629所高校的16732个团队参赛,共计69938名学生参与。我校共遴选了40支团队159人参赛。经过资格审核、网络评审等环节,最终有9支团队顺利入围省决赛并角逐国赛。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自大赛启动以来,我校积极响应,生命科学学院作为竞赛校级归口单位,积极发动我校生命科学相关专业学生报名参赛,赛前进行了精心组织和赛事安排。通过参赛,不仅激发了我校学子的创新创业热情,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创新意识,也充分展现出我校学子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奋进之姿。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持续推动生命科学学科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连博琳)
    2024-08-06
  • 05
    2024-08
    7月24日—8月2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吉明明,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陶锋分别率队赴射阳县、灌云县、溧阳市看望慰问我校暑期社会实践师生。在射阳县暑期社会实践欢迎仪式上,吉明明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史、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果,并代表学校对射阳县委县政府、团射阳县委为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给予的支持和提供的平台表示衷心感谢。为保证社会实践项目圆满完成,吉明明向同学们提出三点希望:一要永葆家国情怀,争做服务发展的先锋;二要展现青春担当,争做锐意进取的模范;三要珍惜学习机会,争做知行合一的标兵,努力上好暑期实践这堂“大思政课”。射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尹胤祥出席并致辞。校团委与团射阳县委签订校地共建协议,并为“南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会后,吉明明一行参观了社会实践点射阳港零碳产业社区、射阳县联创中心、“青·时光”青年之家爱心暑托班和中共华中工委纪念馆,与学生亲切交谈,了解社会实践感受与收获。在灌云县,吉明明出席了“灌云河山——青春行”2024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启动仪式。仪式上,时代楷模王仕花同志做守岛经历分享,带领大家重温“时代楷模”“人
    2024-08-05
  • 05
    2024-08
    社会资源处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8月2日下午,社会资源处召开专题学习会,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社会资源处处长施险峰主持会议,领学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并就部门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部署。他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为新时代新征程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凝心聚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他强调,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在学校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二要坚持守正创新,以系统观念和系统思维不断健全基金会、校友会机制,提升校友服务水平,汇聚社会资源,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三要发扬钉钉子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和“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科学谋划推进部门年度各项工作任务,积极稳妥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落细。社会资源处人员参加会议
    2024-08-05
  • 05
    2024-08
    8月3日,我校组织专家团队参加“2024年高校院所走进镇江产学研合作大会”。为实现精准对接,我校聚焦镇江产业链,提前征集遴选优秀科技成果,通过“线上”+“线下”并行方式进行成果发布,并与企业开展技术需求预对接,不断提升对接成效。活动现场,我校电气与自动化学院、纺织服装学院相关专家团队分别与江苏金海创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华昌织物有限公司、镇江立达纤维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进行了“一对一”现场对接洽谈,推介团队最新技术成果,并就技术难点攻关、校企创新平台共建、产学研项目申报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氛围热烈并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本次大会由镇江市人民政府主办,江苏省科技厅指导支持。会议以“共塑产业新动能,共培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旨在聚力创新引领产业强市,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镇江成为特色领域有竞争力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地、科技创新策源地、产业发展新高地。来自国内各高校院所的140多个相关高校院所专家(团队)、技术经理人与镇江市300余家企业开展现场对接洽谈。近年来,我校主动服务地方发展需求,紧密围绕省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需求,充分发挥自身在科研创新与转化、文化研究与传
    2024-08-05
  • 03
    2024-08
    8月2日下午,我校召开“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半年评估工作部署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吉明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吉明明指出,“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在南通市的关心支持下,校地融合发展取得初步成效。就如何做好迎评工作,吉明明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重视校地融合发展的战略意义,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大局;二是进一步对标对表、查漏补缺,在总结上半年工作成效的同时,梳理分析下半年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确保校地融合发展战略取得实效;三是进一步明确责任、扎实推进,各司其职、真抓实干,努力将校地融合发展工作转化为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规划处处长朱广华主持会议,简要介绍了半年以来校地合作情况,并对南通市教育局《关于组织开展校地融合发展战略协议半年评估工作的通知》进行解读,对后续迎评工作进行具体部署。校内七个工作组牵头及配合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潘忠芹/文 徐振华/摄)
    2024-08-03
  • 03
    2024-08
    8月2日上午,我校召开科技和服务地方工作会议。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华亮出席会议并讲话。华亮充分肯定了我校上半年科技和服务地方工作取得的成效。他指出,要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钉钉子精神贯彻落实科技体制改革任务,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引领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他对下半年的工作部署提出四点要求。一是精细统筹谋划,激发创新发展“原动力”。要制定和完善科研制度体系,全面激发教师科研内驱力,营造浓厚科研学术氛围,提高科研学术水平。二是精心挖掘典型,树立典型建设“风向标”。各学院要做好科研和服务地方工作的组织和宣传工作,树立一批科研、服务地方工作先进典型,不断提高学校科研活动的影响力。三是精准布局施策,打造科研服务“暖生态”。要不断提高科技和服务地方工作的力度、热度、温度、精度、韧度,有力且有效地实施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强科技创新和服务地方工作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四是精密规划目标,谱写跨越发展“新篇章”。以“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胜方成大胜”的拼搏精神,锚定近期目标敢作善为,不断突破;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积极作为,砥砺奋进实现远
    2024-08-03
  • 03
    2024-08
    8月1日,由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发展规划处、国有资产管理处、保卫处、信息化中心等单位组成的调研组一行,深入启东校区、启秀校区、啬园校区,调研学校暑期在建、维修、装修项目进展情况。在启东校区,调研组实地察看了教工公寓、招待所、学生宿舍、实训楼、舞蹈房等改造项目,以及路灯、沙滩排球场、田径场等维修改造项目。在启秀校区,调研组实地察看了教室维修改造、学生宿舍标准化改造、食堂装修改造等项目,现场指导杏林桥围栏拆除工作。在啬园校区,调研组实地察看了校园环境提升项目和艺术中心内部装修项目。实地察看后,调研组主持召开座谈会,详细听取各项目施工进度、质量管控、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汇报,认真了解各项目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刘峰代表调研组指出,暑期重点项目事关师生切身利益和学校发展需要,是改善师生学习生活条件、提升办学环境、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他强调,要时刻保持紧迫感,倒排工期、紧抓节点,千方百计保进度,确保相关项目新学期能够正常使用。要紧绷安全之弦,严抓工程质量,确保安全生产落到实处,全力以赴为师生提供安全可靠的高品质工程。基建处、后勤保障部、杏林学院
    2024-08-03
  • 03
    2024-08
    7月29日—31日,第三届江苏省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暨首届江苏省退役士兵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在南京举行。医学院《‘蒿’气长存——基因编辑改良黄花蒿种子项目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荣获一等奖,退役士兵大学生滕家钰作为选手代表在开赛仪式上发言。本次大赛由江苏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主办,共有153个项目参加省级决赛,其中23个项目参与江苏省退役士兵大学生创意组角逐。我校医学院推送的项目凭借创新的技术方案、深远的社会意义及良好的市场前景脱颖而出,夺得大赛桂冠。该项目针对目前行业现状与产业痛点,成功开发出高产青蒿素的黄花蒿优异种质,独创新型配套综合管理育苗与种植技术,并打造了江苏省首个黄花蒿种示范种植基地,扶助蒿农,促进返乡就业,增加蒿农收入,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医学院始终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视为教育工作的核心之一,尤其对于退役士兵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欢迎他们荣耀回归校园的同时,积极搭建平台,鼓励他们将军旅生涯中的坚韧与智慧转化为创新创业动力,激发其创新潜能和创业热情,引导他们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挺膺担当,成长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卓越创新精神和扎实实践能力的时代先锋。(滕家钰)
    2024-08-03
  • 03
    2024-08
    适逢第97个八一建军节,8月2日上午,历史文化学院(法学院)与南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举办“戎耀启航新征程”南通市退役大学生士兵就业创业八一座谈会。历史文化学院(法学院)党总支书记许慈晖在会上致辞。他简要介绍了学院有关退役大学生士兵研究工作概况以及“退役大学生士兵作用全员发挥调查研究”课题组取得的成绩,对省、市、区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张謇研究院办公室主任张若愚代表“退役大学生士兵作用全员发挥调查研究”课题组汇报最新研究成果。他表示,课题组将进一步联动高校与地方,探索并丰富“兵+X”作用发挥模式,深入挖掘退役大学生士兵榜样力量,共促退役大学生士兵就业创业工作提质增效。会上,10位来自文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医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外国语学院、杏林学院的退役大学生士兵依次发言,畅谈就业创业构想,交流目前面临的困难等。南通市委组织部组织二处处长、四级调研员刘建军,南通市人社局劳动就业管理中心主任科员李洋,南通市人才服务中心毕业生就业科科长秦海涛等围绕退役军人就业、公务员招考、南通市人才政策、南通市区创业扶持优惠等与退役大学生士兵展开
    2024-08-03
  • 01
    2024-08
    后勤保障部党委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7月31日下午,后勤保障部党委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后勤保障部党委书记徐惠忠主持会议。徐惠忠传达了学校有关会议精神,并结合后勤工作实际,重点领学《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他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高度评价了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是对新时代新征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再宣示,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时代蓝图,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徐惠忠强调,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后勤保障部全体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会部署上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力以赴抓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和当前重点工作,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安全生产保障,
    2024-08-01
  • 31
    2024-07
    7月29日上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吉明明带队赴南通大学附属中学,为59名被我校录取的2024级本科新生颁发录取通知书。吉明明向新生们表示热烈祝贺,向辛勤培育学生成长的通大附中的老师和家长表示衷心感谢。他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史、发展概况、取得的成绩等,表示南通大学与南通大学附属中学相邻为伴,情缘深厚,有着良好的合作传统。通大附中每年向我校输送优质生源,为我校建设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双方已经在长期合作中建立了信任,结下了深厚情谊。吉明明对“新通大人”提出三点期望:一是牢记南通大学“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校训精神,在课堂学习和科研工作中学真本领,求真学问,锚定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努力成长为具有开拓精神的创新型人才;二是弘扬“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的价值追求,坚定理想信念,自觉以“通医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群体”为榜样,庚续弘扬“莫文隋”精神,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使命,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三是秉承“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理念,扎根江海大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探索成功的前行之路,在通大实现自己的大学梦、青春梦。南通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范永梅致辞,表示通大附中自建校以来和
    2024-07-31
  • 29
    2024-07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7月28日下午,商学院(管理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吉明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吉明明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历史性会议。学院要把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他强调,一要迅速兴起学习热潮。要深刻理解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二要深刻领会全会精神。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态势,加强全面深化改革中对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预测和把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献计献策。三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推动学院发展紧密结合,画好“工笔画”,精绘“施工图”,为加强决策咨询服务,促进专业学科建设,优化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四要勇于攻坚克难,突出改革实效。努力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加快推进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商
    2024-07-29
  • 29
    2024-07
    7月26—27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华亮率队赴海安参加“创新创业在海安”暨“两院专家走进海安”主题活动。开幕式中,在外参会的海安市委书记谭真以“数字人”形象向与会领导、院士专家、企业家问好。海安市市长赵男男就产业创新及政策环境作专题推介。现场发布了磁性材料协同创新基地、装备制造业合作基地等5个院士合作项目,签约重点科创项目、人才项目、高校类产学研合作项目、两院类产学研合作项目共40个。我校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王钰明博士与江苏铭安电气有限公司就“耐高电压冲击的油浸式变压器设计与研发”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海安南通大学高端纺织研究院、纺织服装学院相关专家参加“高端纺织产业专场对接会”。活动现场还举办了海安科技成果及人才展示活动。活动共吸引了5名院士以及200多名高校院所专家教授参加。会后,华亮一行赴海安南通大学高端纺织研究院调研。他指出,海安南通大学高端纺织研究院是实施“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阵地之一,研究院要面向海安发展战略需求,持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助力海安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孵化摇篮;要面向海安纺织产业能级提升,催生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度,助力海安汇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要面向海安纺织行
    2024-07-29
  • 29
    2024-07
    7月27日,由我校承办的盐城市大丰区医疗卫生系统执业医师考试考前培训班在大丰区人民医院开班。本次培训对象为大丰区各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含下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一级以下民营医院、各个体诊所、门诊部、厂(场)医务室中报考2024年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且通过实践技能考试人员(含实践技能免考人员),共计约100人。培训为期四天,主要围绕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中占比分值较多的科目,包括消化系统、儿科疾病、女性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预防医学综合等设计培训课程。为做好此次培训,我校继续教育学院与大丰区卫健委充分沟通,紧密围绕江苏省卫生健康高质量考核指标要求,制定了有针对性的课程实施方案,力求通过集中强化训练,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临床执业(助理)医师的总体数量与质量,进一步夯实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促进大丰区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更加坚实可靠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贡献力量。(顾文弟)
    2024-07-2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