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似火,热浪滚滚,阻挡不了通大学子参加社会实践的热情。7月中旬,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江应中率团委同志来到南通各县市区看望慰问参加暑期挂职锻炼、社会实践的通大学子。
在过去三周的时间里,我校学生以社会调研、挂职锻炼、就业见习等形式,深入南通市的街头巷尾,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收获颇丰。
在挂职锻炼中增长才干
7月4日上午,来自商学院的秦文琦、秦雨潇与电子信息学院的房春奇同学到兴东国际机场报到,开始了他们为期一个月的挂职锻炼。为了赶上早晨7点从小石桥出发的机场班车,他们6点钟就要起床,从主校区坐半个小时的公交车到小石桥,再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才能到机场上班。三位挂职的同学都笑说,上课也没有这么早起。房春奇一开始以为自己坚持不下来,经过半个多月的适应,竟然已逐渐习惯了这种辛苦却规律的生活。他在机场的财务部挂职,他坦言,刚刚上岗那会,一点小事都会让他手忙脚乱。在机场专门给他配置的实践老师的指导下,房春奇已经基本掌握了工作要领,无论是剪贴交易存根还是整理机场的记账凭证,都能高效准确的完成。他说:“我原以为挂职锻炼只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现在发现这是个很难得的经历。在财务部挂职工作,我不仅提前体验到了职场生活,每天审核整理大量的材料与数据,也使我更加耐心与细心。”
除了认识到耐心与细心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担任财务协管员的秦文琦也对团结协作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接受机场对新员工入职培训时,解开千千结的游戏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每八个人以一定方式把手绑在一起,然后共同想办法将手解开。这个游戏让我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每一个项目的运营都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秦文琦如是说。
秦雨潇深感挂职机会的来之不易,在兴东国际机场的工作让她大开眼界,这里每天迎来送往着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旅客。机场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在为服务好旅客而努力。工作的间隙,透过办公室的玻璃看到机场上起落的飞机,想象乘客又安全抵达与亲人相聚的场景,秦雨潇从内心涌起一股工作的干劲。她感谢学校和机场共同为他们提供了这次挂职锻炼的机会。
今年我校共选派四百余名学生在南通及周边地区参加挂职锻炼,在挂职锻炼过程中,同学们亲身感受到了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
在服务社区中奉献爱心
经过近一个月的前期筹备,文学院“行迹通城·履梦钟秀”实践服务团的身影出现在钟秀街道各社区,为孩子们带来知识和快乐。“诵经典·品人生”系列活动以成语大会、诗画配对等形式,帮助孩子们重温经典,学习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趣味一夏”系列活动突出趣味性,通过运动会、你画我猜游戏、手工制作等项目,让孩子们在运动中收获健康,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快乐;“相约中国梦·党在我心中”系列活动更是带领孩子们学党史、听党话、跟党走,将爱国精神留存心中。
“看完了视频动画,大家知道愚公想要把哪两座山移走吗?”“是王屋、太行山!”还未等实践服务团成员章雯洁话音刚落,孩子们就异口同声地答道。走进城北村爱心家教校外辅导站,孩子们正专心致志地望着屏幕上的成语故事动画,看到开心处还不时发出阵阵笑声。“小朋友们都特别可爱,家长和社区领导也非常支持我们的实践工作。记得有次中午突降暴雨,考虑到小朋友们的安全,我们已告知家长下午的活动取消,但仍有一些家长冒着大雨把孩子送到爱心辅导站,希望活动能如期举办,令我们十分感动。”实践服务团总负责人任嘉春如是说。课堂上的一声声“老师”,下课后的一声声“姐姐”,清脆的童音让团队成员们心里暖暖的。为使小朋友们更好地学习党史,了解自然知识,文学院“行迹通城履梦钟秀”实践服务团还带着他们前去上海,参观中共一大会址和上海自然博物馆,一路欢声笑语,孩子们也受益良多。“今年是南通大学与钟秀街道街校共建的第十六年,也是文学院学生在我们的爱心家教校外辅导站服务的第十个年头。十多年来,从最初的一对一家教辅导,到现在有专门的教室、教学设备,这一路的发展离不开南通大学的支持。社区为大学生实践提供平台,同时大学生也为社区建设做出了贡献。”城北村关工委主任冯吉仁如是说。
走进观音山街道世伦桥社区,远远就听到孩子们的欢笑声。电气工程学院青少年机器人培训实践服务团在世伦桥社区为观音山街道的孩子们开展机器人拼装培训。“曹力铭哥哥,这个零件总是装不上去怎么办?”正在拼装机器人的冯葛轩小朋友举起手中模型,疑惑地问道。曹力铭立刻俯下身子,检查模型结构,向冯葛轩耐心讲解。作为电气工程学院青少年机器人培训实践服务团的总负责人,曹力铭与16名团队成员一起探求更适宜于孩子们的教学方法。为调动孩子们学习机器人拼装的热情,团队成员陈东围绕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变形金刚》、《钢铁侠》等动画展开课程讲解。没有机器人成品的草图和照片,曹力铭和成员们一起利用一周的时间自主调试组装,克服电机无法带动轮轴转动、软件失误等障碍,成功拼装出BDS投篮机器人,并对零件构造了如指掌。
活动现场,孩子们学得起劲,教员们教得投入。经过两个小时的努力,一个小组的BDS投篮机器人调试完毕,现场演示起定点投掷乒乓球。孩子们团团围上来,眼里充满期待。当看到机器人将乒乓球精准投入筐中,小朋友们不禁兴奋地欢呼起来。
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中,我校共组建校级重点团队100支,包括教育关爱服务、精准扶贫服务、爱心医疗服务、理论普及宣讲等方面。目前,仍有十余支校级重点团队还在实践过程中。
(尹梓凡/文 郑袁涛/摄)
我校学生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